【回顧2011年Challenge Roth】
最近我看這頻道上傳了2011年Challenge Roth的賽事,這場可謂Roth歷年最經典賽事,讓我也來睡前講古一下吧!
當年這賽事,一次創造了兩個世界紀錄,包括男子冠軍Andreas Raelert創下的 7:41:33,這紀錄一直到2016年才被Jan Frodeno在同場打破。
個人非常喜歡Andreas Raelert,他是個人私心認為地表上所有男子三鐵選手的身材裡,我最喜歡也最嚮往的類型!
而Andreas Raelert馬上又在三個月後在KONA拿第三名,這年是他生涯最輝煌的一年,尤其這年他已經35歲了。此外,Andreas Raelert到了2015年,又以39歲之齡在KONA拿到第二名,那也是我唯一見過他的一次。但他一直很可惜,因為再加上2010與2012年,他總計在KONA累計三次第二名,可能也不會再有所突破了,不過他身材還是保持得很好就是了。
另一個紀錄是女子冠軍,Chrissie Wellington,這個只要參加226,不管IRONMAN或CHALLENGE系列,她只拿過冠軍沒有過第二名的辣個女人,她當年創下的 8:18:13 紀錄,至今依然無人能破,就算第二快的紀錄,也是Wellington的8h19m,即使過了十年,依然沒對手。
個人只見過一次Chrissie Wellington,是很意外的在她退休之後,而我在2014年去義大利跑羅馬馬拉松時,在賽道上跑著跑著就碰到的,對~~就算幾萬人的賽事,她的身影我就是能認得XD。我還跟她哈拉了幾句,重點是問她還會不會再回到三鐵賽?她斬釘截鐵的回了句 "NEVER",然後氣氛就有點僵了,真的是最怕空氣突然安靜........於是我就默默的跑掉了,是的,那場她來慢跑的,跑了五個多小時才跑完這一馬。
另外也解釋一下,為何Chrissie Wellington進入終點時,要用滾的(時間9:00處)? 那是為了致敬一位漸凍人選手名為Jon Blais,他是業餘鐵人三項選手,但同時也是位漸凍人患者,他在2005年被診斷出有此症狀,但他畢生夢想是能參加一次KONA,於是大會破例讓他參加,最後以16個多小時才完賽,並且就是以滾動的方式進入終點,而很快的,病情持續加劇,2007年過世。這就是後來為何會有幾位知名的三鐵選手,包括Wellington在內,通過終點時就會以滾動的方式來紀念他(這是影片裡,Wellington的真正哭點)。
再介紹一下這影片裡的另一個亮點,是當年才20幾歲的小伙子,Sebastian Kienle,他連兩年2010-2011都是在Roth拿第二名,而且都是Sub 8的成績,前一年7h59m,這一年7h57m,這時開始聲名大噪。
在MACCA當年的自傳書裡,也有一段提到 Sebastian Kienle,Macca的形容就是,他是個騎車很快但個性有點單純的孩子,所以MACCA在後來KONA大賽前,還曾打電話給Sebastian Kienle,說我們一起來組隊,互相"技術性輪車",而Sebastian Kienle當然也呆呆的答應,還很興奮勒~~
這個額外跳出來談一下,IRONMAN當年的跟車距離規定只有7公尺,後來改到10公尺,現行則為12公尺。如果懂得擅用這7公尺距離,根據個人在自己部落格談過PTO跟車那篇有提過一個實驗室的數據圖可對比,若假設是時速45km並跟車距離7公尺的話,實驗室裡的數據是後方可省約莫15%的功率輸出,當然外騎會小一些,比賽速度也沒到45k/h這麼快,但在KONA比賽裡,光省個5%就很賺了,最後MACCA死跟不輪的兵不厭詐戰術也奏效了。
只不過年輕人就是年輕人,Sebastian Kienle進入終點的方式是用跳的,想當然爾,經過226km的摧殘後,終點前還來這麼一個MOVE,我想他應該抽筋了.....(影片 7:51處)。
除了所附連結的影片外,我也蠻推薦這個剪輯的,Andreas Raelert與Sebastian Kienle的騎車姿勢真的很帥 : https://youtu.be/WT5pDFGgzuY
https://youtu.be/euKjdJ18seE